企业动态

NEWS

                  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是一位非常有趣的科学天才,他具有天章云锦般的想象和深刻过人的洞察能力。据说,他在饭桌上的一席话所进溅出的思想火花,就是足够别人干一辈子的研究课题。他本人除在结晶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做过重大贡献外,还在科学学等其它领域里放射出了创造的光芒。

   贝尔纳的同事和学生们都相信,按创造天赋讲,贝尔纳是可以不止一次地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然而,他一生中最高的荣誉不过是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勋章和国外院士之职。贝尔纳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金 有一种公认的回答是他总是喜欢提出一个题目,抛出一个思想。首先自己涉足一番,然后,就留给他人去创造出最后的成果。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其原始思想应归功于贝尔纳的论文,都在别人的名下出版问世了,他一直由于缺乏面壁十年的恒心而蒙受了损失

这句话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兴趣过于广泛、思维过于发散,对科学创造是非常不利的。后人就将这种现象成为贝尔纳效应。

    效应启示

   尔纳效应要求组织的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和绿叶精神,以组织的大局为先,以组织的发展为重,以工作的需要为急,慧眼识才,潜心育才,放手用才,大胆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干部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环境。

    接下来用贝尔纳效解释达·芬奇、罗蒙诺索夫和罗素现象。

   ·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三杰”(另二位是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之首,他不仅是画家,而且是建筑工程师和数学家。

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著名的化学家、物质不灭定律的发现者、俄罗斯语言奠基人、数学家与诗人。

   罗素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显然,他们都具备极好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这三个人都是跨文、理两大科的重量级学者。但不可忽视的是,达芬奇时代与罗蒙诺索夫时代,自然科 学分工远不及现在如此细密,其研究深度也远不及今天如此精到,有时一个课题,一个实验,就要十年、几十年。罗素最早只是研究理论数学,其后,他将主要精力用到对哲学、史学、文学的涉猎与探讨上。如果他一辈子只搞数学或某一个方面的专项研究,也难以有那么多的精力涉足这么多的人文类学科。

   现今时代,很难见到先天有艺术灵感者,还可以在游刃有余地玩艺术的同时,又在某一个数理领域的职业有所建树从而达到文理兼融的人;更不用说在某专业上有惊人的成就,同时还精通文、史、哲的奇人。也就是说,在现今科技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人们无不受到贝尔纳效应的制约。

                        贝勃规律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的砝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觉到重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砝码越重,后来就必须加更大的量才能感觉到差别.

    这种现象被称为:贝勃定律

   贝勃定律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5毛钱一分的晚报突然涨了5块钱,那么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但是,如果原本500万的房产也涨了5,甚至500,你都会觉得价钱根本没有变化.

在情人节接受两个月,一位意大利的心理学家曾在两对具有大体同的成长背景、年龄阶段和交往过程的恋人当中,做了这样一个送玫瑰花的实验。

   心理学家让其中一对恋人中的男孩,每个周末都给自己心爱的姑娘送一束红玫瑰;而让另一对恋人中的男孩,只在情人节那一天向自己心爱的姑娘送去一束红玫瑰。

由于两个男孩的送花频率和时机不同,导致了结果的截然不同:

   那个在每个周末收到红玫瑰的姑娘,表现得相当平静。尽管没有大的不满意,但她还是忍住不说了一句:我看到别人送给自己女友大把的蓝色妖姬,比这普通的红玫瑰漂亮多了,心里真是很羡慕!

   而那个从来没的接过红玫瑰的姑娘,当手捧着男朋友送来的红玫瑰花时,表现出了被呵护、被关爱的极度甜蜜,随后竟然旁若无人、欣喜若狂地与男友紧紧拥吻在一起。

有头脑的人会利用贝勃定律为自己减轻做事的阻力.小到商家的产品价格调整他们会小幅度上涨,在人们都接受以后再加价更多;大至谈判的技巧,一般有经验的谈判专家都是在谈判临近结束时才提出一些棘手的条件,而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惑,也就不怎么在意后来才知道的那些缺点了.

有些人总抱怨恋人对自己不如刚认识时那么好了,其实这也是贝勃定律在作怪.在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对方给你的一点点关怀你都会觉得情深似海,而当你们相恋许多之后,与原来相同的那些关爱你也会觉得平淡如水了

   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却我们就感激不已。这便是贝勃定律在操作我们的感觉。对于亲人朋友,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们的一点点帮助,我们都感动不已。

   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在单位拼命表现,兢兢业业,然后慢慢熟悉环境后就松懈下来,周围人会觉得这个人矫情,前面的表现都是假的,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提出质疑;另外一个新人,开始就显得一无是处,懒散不守纪律,慢慢熟悉之后,懂得了单位的规矩。仅仅能做到按时上班,但大家立刻都会夸奖他进步,表现越来越好,觉得这个人要求上进,比前者好很多。其实,前者已经做的工作总量不知道比后者多了多少。

  俗话说,好人难做。你辛辛苦苦地耕耘,却因为做错一件事而把前面的功劳全部葬送;而坏人却可以因为做件普通的好事而受到称赞。从而,大家对事物的感觉也都产生错觉,似乎后者的真小人比前者伪君子更值得信任。其实这些都是贝勃定律在操控你的感觉而已。

   所以,变了的不是事实,而只是你的感受变了.

我们的感觉很敏感,但也有惰性;它会蒙骗我们的眼睛,也会加重我们的感受而迷失理性.所以,不能太自以为是,我们应带着谦卑的心对待万物众生,才可以少犯错误,积累智慧.

 

  贝勃定律告诉我们,给予方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尽量不做画蛇添足的事;而受予方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点滴所得,善待身边的人。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7-6349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