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NEWS

                             环境效应

    当回忆时的情境和学习时所情境完全一样时,记忆效果最佳。通常把这一现象称为环境效应。如果你要在某一课堂进行考试,那么在这个课堂里学习材料比在图书馆或宿舍里学习更为有利。这个概念是和刺激的泛化紧密相联的。当然,环境是指一个人学习和回忆时的周围情境,如房子的大小、墙壁的颜色、噪音的量等等。近来,这个概念已经扩大到包括学习者学习和回忆时的生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身体也是他所处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为了得到最佳的记忆,产生积极的环境效应,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在学习和回忆时也应尽可能地相似。

                          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从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选择的角度来说,霍布森选择效应显然是社会角色扮演者的一大忌讳。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可能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决策才能做到合理。一个人在进行判断、决策的时候,他必须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决定取舍。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

    只有在许多可保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某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在我们还没有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之前,我们的思想是闭塞的。倘若只有一个方案;就无法对比,也就难以辨认其优劣。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等于扼杀创造。鉴此,有成效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其头脑中总是有多种备择方案,总是高度重视多方案选择,因为他们始终认为要有许多种可供采用的衡量方法,这样才可以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在这里,生活的辩证法正如一句格言所说的:如果你感到似乎只有条路可走,那很可能这条路就是走不通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027-6349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