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升职加薪,李四却没有,于是李四找老板理论。老板对他说:“李四,你现在帮我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不一会儿,李四从集市回来,向老板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老板问:“有多少?”李四不知道,于是赶紧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 袋土豆。”老板又问他:“价格呢?”李四说:“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啊。” 是老板让李四先坐下休息,并把张三叫来,吩咐他说去做同一件事。 张三回来,向老板汇报:“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一定能赚钱。” 此时老板转向了李四,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张三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不愿深入思考,釆取低级思考。这就导致他们做事效率低,效能低,成长慢。
深度思考,首先是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升级
我年轻时刚参加工作,就很纳闷:为什么我的上司文化程度不如我,但他批评我时,总能看到我看不到的问题,想出我想不到的办法。我决定变被动为主动:首先,我强迫自己重视并安心本职工作。其次,在了解工作职责和部门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较高目标、专业能力体系化学习计划与工作计划。然后,自己找问题,并带着问题在部门內外、行业內外进行广泛的学习与专注思考。这样一来,经过一段时间,看问题、想办法、做事情,都能踩到点子上了。在我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我所掌握的信息、知识与我的见解都能走在领导的前面。这样不但使绩效明显提升,而且自己也感到对工作有了发自内心的兴趣,不像过去一样有压力。
成长速度快慢取决于你选择“高成长区”还是“低成长区”
我公司下面有个电话销售部门,不少销售人员业绩平平,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增长,而有一部分优秀销售人员,其业绩经常大幅超出平均水平。开始时管理层分析,认为那些业绩一般的员工是因为电话打得不够多,不够勤奋。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造成他们业绩差距的原因在打电话的潜客户名单上。
业绩一般的员工的作法:使用公司提供的潜客户名单,日复一日从上班机械地按照话术打到下班,业绩没有突破,就抱怨公司提供的名单不好。
而优秀销售人员的作法:充分利用好公司名单,区别对待,对成单可能性大的潜客户多花时间,并自己设计针对性强的话术;不断开拓找新名单的渠道。
那些绩效优秀的员工都是选择在“高成长区”奋斗与学习的人。